新县紧扣“三个坚持” 探索基层宗教治理新途径
时间:2024-12-04 来源: 阅读量: 【字号:【打印正文】

 

    新县田铺乡地处豫鄂两省交界,总面积102.8平方公里,辖7个村(居)委会6882人。2019年9月,带着老区人民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信阳深入新县田铺乡考察,留下了“两个更好”殷殷嘱托。近年来,新县县委县政府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田铺乡为试点,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紧扣“三个坚持”,探索出宗教问题系统治理新模式,实现群众亲近党组织,依靠党组织,精神生活丰富多彩,远离宗教组织,不受宗教影响新风尚新局面。

    一、坚持党的领导,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党的执政根基作为抓好宗教工作的根本,通过夯实宗教工作基层基础,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群众的“主心骨”。一是建机制。构建宗教领域意识形态“一二三”工作体系,即坚守“一个底线”、坚持“两个确保”、构建“三级网络”。坚守“一个底线”,就是坚守和谐稳定的底线,将维护宗教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纳入乡镇社会综合治理目标考评内容,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坚持“两个确保”,就是确保工作人员到位、确保经费保障到位,保障宗教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有序开展。构建“三级网络”,就是建立健全宗教工作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和乡村两级责任制,将规范宗教工作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职责明确、任务到人。二是强组织。结合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选出了一批能够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村“两委”班子,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宗教事务条例》等政策法规知识作为新一届“两委”班子培训的重要内容,切实提升“两委”班子对宗教现象的认知和理解,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把精力集中到发展生产、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上来。三是提能力。秉承宗教工作就是群众工作的理念,把抓好宗教领域意识形态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结合起来,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在全乡范围内大力开展“昼访夜谈”“清洁庭院、幸福家园”等活动,在走进群众中拉近距离、增进感情,在服务群众中不断增强领导干部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化解社会矛盾和处突的能力,让群众在精神层面上信党爱党,在生活困难时找党靠党。

    二、坚持红色引领,提升凝聚群众的向心力

    新县是“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大别山精神的发源地,田铺乡是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的故乡所在地,在做好宗教领域意识形态工作上具有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一是整合红色资源。打造好许世友将军故里国家4A景区、田铺大湾国家3A景区田铺人民文化合作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乡村大舞台等宣传平台,深入挖掘田铺乡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历史,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系统梳理,开发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红色影视、歌舞、曲剧等红色文化精品课程,先后创作编写了《一代名将许世友》等红色文化书籍和文化作品,作为加强党员干部培训和教育广大群众的主要内容。二是传承红色经典。充分发挥各平台作用,让红色文化之花开遍村村落落家家户户。以大别山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为主线,将家风文化、爱国文化、廉政文化等丰富到村级党组织教育实践中,组织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定期开展参观一批革命旧居旧址、重走一次红军路的红色教育活动,开展“小小讲解员”评选、红歌比赛、“光荣之家”授牌仪式等活动,传播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三是弘扬优良传统。注重将革命历史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让红色历史、红色传统、红色精神在广大群众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组建“红色文化”报告团,深入单位、社区、学校等宣讲新县英雄事迹。邀请新县籍老红军后代和红流人员,回乡举行“传承红色精神、培育优良家风”专题报告会,弘扬老区人民忠党爱党的优良传统激扬新时代接续奋斗的精神力量。让先进的、健康的、富有生机活力的红色革命传统在老区群众之中薪火传递。

    三、坚持“导”的方针,提升乡村善治的牵引力

    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把握宗教工作主动权。一是推广居家养老“戴畈”模式。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实现乡村善治大变化。在乡村两级挂牌成立老年协会,增设老龄委工作办公室,制定完善老年协会章程、孝心护理员、养老服务流程、养老服务承诺书等管理制度形成了以助洁、助医、助行、助餐、理发等为主的基本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留守妇女“足不出村”实现就业,贫困老人养老无忧,青壮年劳动力安心发展产业、外出务工,家庭收入明显提高。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信教”空无虚泛,“信党”才能实现幸福美好的生活。二是突出典型示范。持续挖掘身边的平民英雄和普通干部的感人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激励群众,弘扬社会正能量。定期评选道德模范”“最美田铺人”“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和好婆婆、好媳妇,悬挂共产党员之家光荣牌,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让外来的歪风邪气无立足之地,让乡村文明之风在老区盛行。全乡评选各类模范人物100余人,其中,全国道德模范1人,河南省乡村出彩巧媳妇1人,河南省第四季度最美家庭1个。三是丰富乡村文化。推动文化设施向村(居)延伸,实现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村级站点、广播电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紧抓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田铺视察的重大机遇,结合理论宣讲工作,开展总书记的话儿记心间”“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党课开讲啦等活动20余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文明实践平台上持续唱响、深入人心。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引导社会新风尚、积极传播正能量”为宗旨,常态化开展“快乐星期天”活动,每年开展民俗演出活动上百场,各类文艺演出200余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00余场,实现各农村文化广场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户户能参与、人人受教育,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同时消除了宗教影响力。

 

主办:信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技术支持:大河网

政府网站标识码:4115000031 豫ICP备20017438号-2 豫公安网备:4115920200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