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民族宗教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1335”工作布局,坚持把利企便民作为工作重点,努力在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上落实“三个坚持”,助力全市民族宗教领域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坚持高位推动,全面履行营商环境主体责任。 一是局党组积极履行优化营商环境主体责任,坚持“一把手”牵头抓总,班子成员各尽其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进一步夯实党组主动、科室推动、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定期召开局党组会、办公会专题研究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建立形成周研判、月分析、季度通报、半年小结、年终总结的优化营商环境长效工作机制。三是对标对表国家、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要求,在服务市场主体方面,为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信合援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信阳市四季香茶业有限公司3家民品企业落实贷款贴息188万元,协调疏通制约民品企业发展问题5个;在提升政务服务方面,将公民民族成份变更审批由“承诺件”调整为“即办件”,5个工作日提速为马上办理、当场办结、立等可取,14件民族成份更变办结率、群众满意度均100%。
坚持宣传引导,努力营造营商环境良好氛围。一是在局办公区悬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展板,利用电子屏滚动播放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标语及工作动态,各科室将涉及民族宗教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图和相关依据制度上墙公开。在局网站开设“优化营商环境”专栏,建立约稿制度,积极宣传本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亮点和经验做法。二是深入民品企业广泛宣传引导,做好政策解读,让更多的企业了解、熟悉民品企业贷款优惠利率补贴政策,累计发放《民品企业贷款优惠利率补贴政策》宣传册1000余份。三是结合“支部联支部”“文明实践站”活动载体,先后在幸运社区、水榭龙庄、平电社区、郝堂村等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活动,向群众宣讲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和具体案例,帮助群众进一步了解优化营商环境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经验做法先后被国家级媒体采用推广2次,省级媒体1次,市级媒体29次。
坚持守牢底线,确保机关营商环境提质增效。主动聚焦市委“1335”工作布局,围绕“招商引资拼经济,统一战线在行动”活动要求,一是在民族领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在各族群众中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了全市各族群众团结互助、共同团结进步的和谐氛围。二是在宗教领域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宗教场所活动,不断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三是在聚焦民族宗教主业主责上,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厘清涉及民族宗教相关业务工作的行政审批事项和市场监管职责边界,协同推进市场服务和行政审批工作制度优化工作,为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营商环境。